2022-02-28
什么是慢性疲勞綜合征
996、007的生活,讓“好累啊”成為現代人的常態。有的人,累了以后睡一覺就活力充沛;而有的人起床以后仍然疲憊不堪,混混沌沌無力的狀態持續數月,身心俱疲,即使面對曾經最喜歡做的事,也沒有精神,提不起興趣。他們有可能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癥”。
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發病主要集中在30~50歲的人群,研究發現女性的發病率約為男性的2倍,特別是上進心強、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的女性居多。調查顯示,在職業分布中,從事腦力勞動的科研人員患病率較高,而從事體力勞動的農民、工人患病率較低;另一項調查亦發現,從事金融、外貿、銷售、電腦軟件開發等競爭激烈、壓力較大的人患病率較高。
所以,通過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慢性疲勞綜合征好發于腦力勞動者,以及工作壓力較大、上進心較強的人群。
其實慢性疲勞綜合癥最初被命名為“EB病毒綜合征”,后因臨床研究無法證實EB病毒是發病的明確原因,于是替換成了現在的名稱,且國際疾病分類將慢性疲勞綜合征列為中樞神經疾病系統。
干細胞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
由于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病因、病機不明,癥狀表現復雜多樣,臨床還沒有統一的治療方案。目前常規的治療手段主要有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運動治療等綜合性的干預措施,但只能幫助患者減輕癥狀,并不能達到治愈的目的。
干細胞是人體的起源細胞,其具有多項分化、組織修復、調節免疫平衡的能力,使其對諸多疾病都表現出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萬海細胞的相關臨床研究和應用中來看,有許多慢性疲勞綜合征及亞健康人群在接受干細胞干預治療后,出現疲勞緩解,精力旺盛等情況;
一項利用“干細胞移植緩解小鼠體力疲勞”的研究結果顯示,干細胞移植具有緩解小鼠體力疲勞的作用,小鼠腦電波信號活躍程度是對照組的3.6倍。
睡眠障礙也是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癥狀之一,科研人員納入了19例慢性失眠患者進行干細胞療法的研究。經過1年的干細胞治療,患者的睡眠質量、睡眠障礙和日間功能障礙持續改善,且治療期間無明顯不良反應。事實證明干細胞療法提高睡眠質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刊登在美國《核子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調查了9例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平均年齡38.4 歲)和10例健康人(平均年齡39.1歲)的腦內炎癥狀況。結果發現,與健康人相比,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腦內的丘腦、中腦、腦橋、海馬區、杏仁核、扣帶回等部位均發生了大范圍炎癥,而且炎癥程度越深,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癥狀越嚴重。這說明慢性疲勞綜合征與腦內炎癥有深刻關系。
炎癥環境會導致大腦功能衰退,大腦功能衰退會導致記憶力下降,趨炎性是干細胞的一大特點,干細胞移植后,可以循著趨炎性特點到達免疫紊亂的炎癥部位,對組織微環境進行修復,改善組織器官的炎癥狀態。來自愛因斯坦醫學院研究人員曾經通過將新生小鼠下丘腦干細胞注入中年小鼠的下丘腦來扭轉大腦衰退。與注射其他類型腦細胞的小鼠相比,注射干細胞的小鼠具有更好的認知和肌肉功能,壽命延長了10%。
慢性疲勞綜合征是一種病因不明,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發生的疾病,干細胞會根據人體的微環境進行歸巢,并通過趨炎性等相關機制對受損組織進行修復,未來將是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癥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