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9
核醫學科的核,指的是放射性核素,與核磁共振的“核”可不是一碼事,也不同于核武器,核醫學是安全利用核素為人類醫學健康事業做出貢獻的典范,它利用核物理、計算機成像技術、生物生化等現代科學技術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及研究。
那么通俗來講核醫學科到底是干什么的?都有哪些診治項目?
一、甲狀腺專科門診
主要接診甲亢(131碘治療)、甲狀腺癌(術后131碘治療、高功能腺瘤131碘治療)、甲減(包括甲狀腺癌術后治療)、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炎(慢性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等)及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甲狀腺相關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二、ECT檢查
也就是SPECT/CT檢查。說到SPECT/CT大家可能比較陌生。通俗來講,就是向人體引入安全劑量的放射性核素作為顯像劑,就像是一個“導游”,核醫學設備作為“攝像機”,帶領醫生來了解臟器功能,輔助疾病診斷及治療的一種檢查。這就不同于傳統的超聲、CT和磁共振這些單純的形態學檢查。目前開展的檢查項目有:腎臟動態顯像、全身骨顯像、顳下頜關節斷層骨顯像、腦血流灌注顯像、心肌血流灌注顯像、唾液腺顯像、甲狀腺顯像、甲狀旁腺顯像、腎上腺髓質顯像、淋巴顯像、消化道出血顯像、小兒肝膽顯像、異位胃黏膜顯像、胃排空顯像等檢查,為臨床疾病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三、PET-CT檢查
PET-CT檢查很多朋友可能并不陌生,作為全世界最高端的檢查設備,可謂是檢查界的“愛馬仕”,應用范圍極為廣泛。同樣也是將放射性核素(18F-FDG)打入人體,利用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進行全身檢查。一次PET/CT掃描20分鐘左右,將PET與CT完美融為一體,由PET提供病灶詳盡的功能與代謝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確解剖定位,實現了“1+1>2”的效果。具有靈敏、準確、特異及定位精確等特點,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體狀況,達到早期發現病灶和診斷疾病的目的。目前主要的應用有:腫瘤的早期診斷、良惡性診斷、術前術后分期、尋找原發灶,腫瘤治療療效、復發評估,指導放療計劃--腫瘤放療前生物靶區的勾畫,健康體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