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8
近年來,CAR-T細胞療法作為一種新的癌癥治療方法,受到了人們的關注。自2017年以來,全球已有多款CAR-T細胞療法獲批上市。
前不久,中國迎來了首款獲批上市的CAR-T細胞療法產品——阿基侖賽注射液。近日,又一款CAR-T細胞療法產品——瑞基奧侖賽注射液(relma-cel,商品名:倍諾達),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上市,適應癥為:用于治療經過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后成人患者的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r/r LBCL)。
瑞基奧侖賽注射液的獲批上市,意味著中國迎來了第二款獲批上市的CAR-T細胞療法產品;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中國首款1類生物制品的CAR-T細胞療法產品。
什么是大B細胞淋巴瘤?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結或結外淋巴組織的一組異質性腫瘤,主要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其中后者更為多見。
而大B細胞淋巴瘤是成人淋巴瘤中常見的一種非霍奇金淋巴瘤,并且屬于臨床表現和預后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異質性的惡性腫瘤。據統計,約40%的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可能面臨復發或對標準治療無應答的局面,他們目前迫切需要其他創新療法的出現。而CAR-T細胞療法的到來,將有望改變這些患者的治療模式。
CAR-T細胞療法有何特別之處?
CAR-T細胞療法,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指的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
T細胞,也稱T淋巴細胞,是人體內的一類免疫細胞,也是人體免疫系統的守衛者。通常,T細胞能識別并殺滅侵入人體的細菌、病毒,以及人體內的腫瘤細胞等。大多數情況下,腫瘤細胞剛剛形成,就會被T細胞發現和快速消滅。
不過,腫瘤細胞很狡猾,有時會“躲過”T細胞的追殺;再加上,T細胞殺滅腫瘤細胞的能力有限,當超出限度后,腫瘤細胞就不能被及時清除等因素影響。而CAR-T療法,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在體外將患者T細胞進行改造,使其表達能夠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表面靶點的受體——嵌合抗原受體(CAR),隨后再輸回患者體內發揮高效抗腫瘤作用。如果說,之前的T細胞只是殺死腫瘤細胞的“普通戰士”,那經改造后的T細胞,就相當于“超級戰士”了。
目前,CAR-T療法在多種血液癌癥的臨床應用中取得了顯著效果,明顯改善了患者預后。
瑞基奧侖賽注射液改善患者生存期
瑞基奧侖賽注射液是一款抗CD19的CAR-T產品。CD19是B細胞表面表達的特異性抗原。由B細胞及其前體細胞突變導致的疾病,以及大多腫瘤細胞,都存在CD19表達。
公開資料顯示,瑞基奧侖賽注射液的T細胞表達的嵌合抗原受體,與CD19的胞外域結合之后,可有觸發效應功能,清除腫瘤細胞。
在一項名為RELIANCE的2期關鍵性研究中,瑞基奧侖賽注射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驗證。在RELIANCE研究中,59例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接受了瑞基奧侖賽注射液治療,中位年齡為56歲。截止2020年6月17日,在58例可評估有效性的患者中,最佳客觀緩解率為75.9%,最佳完全緩解率為51.7%。中位隨訪時間8.9個月,未達到中位總生存期(OS),生存數據仍在積累中,6個月時,緩解持續率、無進展生存率和總生存率分別為60.0%、54.2%和90.8%。
在安全性方面,在59例接受治療的患者中,28位患者(47.5%)出現了不同等級的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12位患者出現了神經毒性,其中僅有3位患者(5.1%)出現嚴重(均為3級)神經毒性。除1例患者在CAR-T細胞回輸后第8天死亡(因膿毒癥導致的死亡)時的4級CRS仍然未得到緩解,其他所有患者的CRS和神經毒性癥狀均得到解決并消失。
RELIANCE的研究人員曾指出,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在接受既往重度治療且風險較高的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中,安全性可能會更好。
除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瑞基奧侖賽注射液用于治療多種其它血液適應癥的研究也正在進行中,包括濾泡淋巴瘤(FL)、套細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二線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等。
我們期待,隨著更多研究的開展,瑞基奧侖賽注射液能為更多癌癥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帶來生存獲益。
夸克醫藥時刻關注CAR-T領域發展